首頁|必讀|視頻|專訪|運營|制造|監(jiān)管|大數據|物聯網|量子|元宇宙|博客|特約記者
手機|互聯網|IT|5G|光通信|人工智能|云計算|芯片報告|智慧城市|移動互聯網|會展
首頁 >> 論壇 >> 正文

智慧城市深度行業(yè)化趨勢值得關注

2017年11月7日 17:01  慧聰安防網  

智慧城市是基于數字城市、物聯網和云計算建立的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,智慧城市對經濟轉型發(fā)展、城市智能管理和對大眾的智能服務具有廣泛的前景。隨著智能化熱潮的興起,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(fā)展迎來了重要契機。

在逐步完成基礎建設、掌握關鍵技術、打造生態(tài)系統、完善領域安全后,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已呈現了新的特點:政府政策支持,行業(yè)應用龍頭主導,平臺數據融合集成,終端設備創(chuàng)新配合,業(yè)務流程創(chuàng)新推進,以提質增效為根本目的,以數據應用為抓手在各個領域促進智慧城市的思想落地。

政策支持

智慧化是未來城市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未來智慧城市的市場規(guī)模也將日益擴大。國家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綱要明確提出“建設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”,同時相關部門提出在“十三五”時期,將有針對性地組織100個城市開展新型智慧城市試點,同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效果評價工作的目標。

智慧城市深度行業(yè)化趨勢值得關注

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發(fā)展,在智能交通、智能教育、智能醫(yī)療、智能家居、智能旅游等諸多領域的應用趨勢,對推動以人為本、智慧參與的智慧城市建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。

1、數據融合集成

隨著各個行業(yè)深入開展大數據應用,數據融合集成正在成為各行業(yè)提質增效的抓手,促進了流程創(chuàng)新、體制改革以及業(yè)務創(chuàng)新。

2、云網端一體化

當前,以窄帶物聯網的大規(guī)模部署和5G試商用為推手,大規(guī)模的云網端一體化已經顯示了雛形,由此,正在加速共享經濟的大規(guī)模部署。比如,眾所周知的共享單車。

3、邊緣云建設

關于智慧路燈這個話題,一直以來是智慧城市中國極力推動的重大項目。5G試商用、窄帶蜂窩物聯網的大規(guī)模部署,都離不開一個字:桿!把桿資源復用好,也是智慧城市新經濟。

4、智慧消防凸起

為什么提出是智慧消防?因為這個領域是除了公共安全之外,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智慧化進度不那么快的領域,許多消防設施要賦予物聯網的能力,改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著力點在于:水情、栓情、警力、路情等情報資源的高度融合集成以及位置服務的融合應用。

5、雪亮工程提速

雪亮工程是城市智慧安防向深度推進的抓手。智慧城市中國通過公眾號和智慧系統集成創(chuàng)新學院均有深度分享。核心思想是:社會化視頻資源的深度應用與智慧城市、綜合治理、公安專網的對接。

6、智慧停車治堵

廣州的智能交通專家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:城市里面經常在路上跑的車子,實際上,只占了整座城市汽車保有量的10%不到、且開車在路上的時間每天不到一小時,絕大多數時間是停在辦公或駐地的車庫里面的。

因此,精準地掌握:車況、路況、車位等信息,就成了下一階段智能交通革命的抓手。中國智能交通行業(yè)的高級智庫已經意識到:必須從車、路、網、云、端多層次融合集成來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。各類信息一旦能采集上來,化解擁堵問題將不再是難題。

7、智慧教育

2016巴塞羅那智慧城市博覽會上,亮風臺的沙盤展示系統,通過增強現實技術,在中國華北的地形沙盤上全面展示了氣溫不斷攀升對地球環(huán)境的危害,從大氣環(huán)流的變化、空氣污染情況直至海平面上升導致城市淹沒的演變進程,以身臨其境的體驗感覺向人們發(fā)出愛護地球的呼聲。

8、智慧旅游

AR和旅游的結合可以實現歷史的真實重現,比如歷史人文景觀圓明園,帶上AR設備就能重新看到“理想與藝術典范”的圓明園。

伴隨著全球范圍面臨的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巨大挑戰(zhàn),智慧城市建設成為保障城市發(fā)展質量的重要途徑,據了解,到2017年,至少20個大國將建立全國智慧城市政策,相信隨著AR技術在智慧教育、智能交通等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中的不斷落地,AR技術將備受各國關注與青睞。

當然,隨著智慧城市的數量和復雜程度的增長,全球各國將對數據中心和云資源的供應提出巨大的需求。智慧城市建筑師必須將數據存儲視為優(yōu)先事項,特別是在基礎階段,并確保將可擴展性,靈活性,安全性和面向未來的挑戰(zhàn)置于智慧城市需求列表中。

結語:智慧城市將會走向深度行業(yè)化縱深發(fā)展,未來一定會產生越來越多新的應用場景! 

編 輯:章芳
聲明: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(yè)信息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本站聯系電話為86-010-87765777,郵件后綴為#cctime.com,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,進行的“內容核實”、“商務聯系”等行為,均不能代表本站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相關新聞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人物
工信部張云明: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
精彩專題
專題丨“汛”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
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
中國5G商用四周年
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
CCTIME推薦
關于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聯系我們 | 隱私聲明 | 本站地圖
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© 2007-2024 By CCTIME.COM
京ICP備08004280號-1  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
公司名稱: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未經書面許可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鏡像